浙江科技学院关于“十二五”期间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实施意见
各二级学院(部、中心)、机关各部门、直属单位:
为深入贯彻国家和我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精神,进一步落实《浙江省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浙江省高等教育“十二五”发展规划(2011-2015年)》、《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十二五”期间全面提高本科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实施意见》以及《浙江科技学院“十二五”改革和发展规划》,落实教学中心地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现就“十二五”期间全面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出如下意见。
一、坚持内涵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一)牢固确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切实加强对教育教学工作的领导,强化教育教学质量第一责任人制度。学校、学院(部)党政一把手是教育教学质量第一责任人,亲自抓教育教学质量;学校每年召开教学工作会议,定期召开党委会及校长办公会议,研究解决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各学院每学期至少召开3次党政联席会议专题研究学院教育教学工作,深入了解教育教学的运行状况,及时解决教学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强学校学术组织和教学基层组织建设,推进教授治学,完善教研活动制度,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各部门要牢固树立教学工作中心地位的意识,在全校形成领导重视教学、教师潜心教学、制度保证教学、政策激励教学、科研支撑教学、经费保障教学、氛围导向教学的良好环境。
(二)稳定规模、优化结构、强化特色、注重创新,走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稳定本科生规模,大力发展硕士研究生教育和留学生教育,到“十二五”末学校本科生规模控制在16000人左右,研究生规模达到200人,留学生规模达到800人;调整学科专业设置和布局,连续两年就业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的专业,调减招生计划直至停招;重点建设一批体现学校应用型办学定位、行业服务特色鲜明的学科专业;探索应用型教育的新型学科专业组织形式,完善学科专业一体化机制,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国际合作。力争学校国际化办学水平在省内高校领先,学科专业综合实力在省内新建本科院校领先,在全国同类本科院校中位居前列,在应用型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综合改革中起示范引领作用。
二、大力推进专业综合改革,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
(三)加快调整与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建设一批优势特色学科和专业。以教育部新颁布的专业目录为指导,根据我省和长三角地区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要求,优化学科专业行业服务定位和特色发展方向,新建或改造培育10—15个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急需紧缺专业或专业方向,建设5—6个省级优势和特色专业。
(四)大力推进专业认证工作。根据各专业的行业服务定位、行业人才培养要求及专业认证标准,制定符合我校办学定位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标准,明确专业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完成6-8个专业的国家论证(评估),积极支持有条件的专业开展国际专业论证。
(五)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坚持能力为本,突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国际交流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等四大能力的培养;扎实做好“卓越计划”试点专业、浙江省教学改革和开放试点专业改革工作,系统设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施方案和路径,促进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从粗放型向精细化的转变,加强校企合作与国际合作,强化实践教学,推进专业综合改革。建成1—2个省级综合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示范点,获省级以上教学改革项目30项,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3—5项,力争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有新的突破。
三、大力加强课程建设与改革,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六)大力推进课程教学组织和实施方式改革,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深化课程体系改革,围绕应用型人才知识、能力、素质培养要求,整合教学内容,建设一批思想政治、人文素质、科学基础、学科基础、实践创新能力、国际交流能力培养等核心类课程群和学科专业方向特色类课程群。根据课程群建设要求,探索以课程建设与改革为核心的教学组织(课程组)建设,形成课程建设、教学实施、教学研究和指导的教学业务组合,大力推进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改革,推行课程群首席主讲教师制,大力推进“大班讲课、小班研讨、小组实践”的教学组织和实施方式改革,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工作,每年立项40—50门校级课堂教学改革课程,力争获得省级课堂教学改革项目10项以上。
(七)全面实施“优质课程建设计划”。积极引进国外优秀课程和企业优秀课程,重点建设200—300门校级网络资源共享课程,20—30门省级网络资源共享课程,5-6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争取立项2-3门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或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一批有专业特色的工程案例教材、一批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精品教材,争取建成15-20本省重点建设教材、5-8本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
四、大力加强实践教学和创新创业教育,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八)强化实践育人,完善实践教学标准。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完善社会实践、生产实践、科研实践、课程实践、技术实践和毕业设计实践6大实践环节质量标准,加强实践教学指导和检查;确保各专业实践教学学分比重达到30%以上,课程实验中设计性、综合性、研究性创新性实验比例达到80%以上,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九)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加强创新创业就业训练和指导类课程群建设,完善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管理服务网络,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和就业质量。大力支持学生参与各个学科竞赛和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为学生配备相应的指导教师,并提供研究课题、设备器材、活动经费和必要的场所。每年面向全校本科生开展校级科技项目立项不少于200项,创新型开放实验训练项目不少于500项,大学生科技竞赛训练项目根据实际竞赛给予立项支持。大力支持大学生开展发明创造和专利申请。
(十)建立和完善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服务于人才培养的工作机制,加强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及时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组织和指导学生参与科研项目。
(十一)深化校企合作,加强校外教学科研基地建设。建立健全产学研理事会和专业校企合作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度,完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通过校所合作、校企联合等方式,引进社会资源,建立一批校内外研发中心及实践教学基地,聘请一批企业家、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实践教学兼职教师;每个专业至少建立5个以上的校外实习实践基地,争取建成6-8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成一批长期稳定的校外教师实践、研发基地和学生实习、就业基地。
(十二)改革实验室建设和管理体系,提高实验室建设的效益和水平。以工程实践中心为基础,开展校级公共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二级学院(部、中心)应根据本部门学科专业建设要求,按学院公共基础实验室和学科专业实验室两个类别对实验教学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提高实验室资源的共享度;开展实验室和专业教室、研讨教室一体化建设,促进教学组织实施方式改革,提高实验室资源利用率。加大实验室建设投入,争取建成3-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五、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和人文素质教育,拓展学生综合素质
(十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加强思想政治课程群建设,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改进教学方法,增强教学实效,着力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建设,健全思政理论课教师担任学生社会实践和社团指导教师、班主任和兼职辅导员制度,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
(十四)大力推进文化素质教育,完善文化素质教育体系。深化人文素质教育“五百工程”,加强文化素质课程群建设,培育一支专兼职的文化素质教育教学与研究的教师队伍,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素质教育活动,逐步建立覆盖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三位一体的文化素质教育体系,积极开展对应用型人才文化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建立文化素质教育过程性、发展性、个性化的考评机制,力争成为国家级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十五)改革公共体育教学,营造健康快乐的体育文化氛围。试行体育教学俱乐部制度(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改革),引导学生至少参加一个体育俱乐部,培养1-2项体育锻炼技能,促使学生养成终生体育锻炼的习惯。大力开展大学生体育文化活动,推动各类群体性体育活动向常态化、普及化方向发展,不断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加强体育场馆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改善体育活动的基本条件。加强公共体育教学改革研究,培育一批具有学校特色的体育课程和项目。
(十六)科学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加强心理健康与教育咨询中心建设,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通过心理健康课程、讲座等活动普及心理保健知识,提高教学和宣传教育的质量,打造一批心理健康教育的示范课程。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活动,帮助学生健康顺利成长。加强队伍建设,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者与辅导员的业务培训、科研活动,提高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的水平。更好地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整体效应。
(十七)推进公共艺术教育工作。加强公共艺术课程群的建设,让每位学生都能修学一门艺术课程。加强艺术教育中心建设,强化艺术特长生的管理与培养,组建高水平的艺术团队。鼓励学生参加一个艺术社团,培养一项艺术兴趣,获得一项艺术特长,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生活情趣和人格魅力。
(十八)完善学生综合测评办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紧密围绕学校“学以致用、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思想观念,充分发挥综合测评导向作用,引导和鼓励同学在全面协调发展的前提下,突出能力培养,发展个性特长,激发成才欲望。进一步完善学生综合测评的内容、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以学分绩点为衡量标尺,改进学生综合测评的实施方法,完善学生综合测评的保障机制,促进我校学风、校风建设。
六、加强教育教学国际合作,提升学生国际交流能力
(十九)深化外语教学改革,着力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实施大学英语分级教学,鼓励学生进行主动性学习和个性化学习;完善“基于网络和课堂的英语多媒体教学模式”,坚持课堂学习和课外自主学习并重的原则,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开设德语、日语、韩语等为第二外语,增设与国际知识有关的选修课程、系列讲座,努力提高学生外语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提升学生的国际化素养。
(二十)加快建设全英语授课的国际化专业和课程群。大力扶持、积极鼓励各二级办学单位开展全英语授课的国际专业及课程群建设。至“十二五”末,全英语授课的国际专业总计达到6个以上,全英语授课的课程群达6个以上,引进的国外大学优秀课程(群)达20门以上,双语教学(含全外语教学)的课程占课程总数的10%以上。建立健全国际化专业及课程群的评估考核体系,加强教学质量监控,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二十一)大力推进中外合作办学。创建中德工程师学院,全面引进3-5个德国著名应用科学大学应用型专业,引进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在专业建设、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有益经验,积极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举办3-5个中外合作办学新项目。通过中外合作办学,加强与国外大学强势学科以及同类高水平大学的合作,通过学习、借鉴国外先进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为我所用,全面推进、深化学校的教学改革。
(二十二)积极拓展国际交流合作空间,鼓励各二级学院积极开展“3.5+0.5”、“2+2”、“2+3”、“2.5+1.5”、“3+1”等多种形式的学分互认双校园联合培养项目及短期游学项目,扩大项目数量,提高项目质量,进一步完善学生出国学习交流奖学金制度,充分发挥奖学金在学生出国学习交流中的支持和引领作用。至“十二五”末,各类国际间的学生交流项目达到70项,具有国外学习、交流经历的在校生占在校生总数的4%以上。定期举办国际文化节,开辟专门的外国文化区,举办中外文化交流营,加强校园文化的国际元素建设。
七、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
(二十三)加强高水平教师队伍的引进和培养。五年内通过着力引进拔尖领军人才、精心培养或引进高水平学科带头人来高端引领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提升现有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构建中青年教师培养和发展平台,全力培育对学校未来发展有较大影响的50名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加大青年教师下企业工程实践力度,提高青年教师实践应用能力,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达到40%;每年选派20名左右教师到国外开展课程进修、合作研究,增强教师国际化素养,积极引进具有国外学习、工作经历的优秀留学回国人员和外国智力,至“十二五”末,外籍文教专家占专任教师总数的8%以上,具有连续六个月以上国外学习、工作经历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22%左右;选聘一批高水平企业专家作为兼职教师,保证校企合作教育工作的开展;扩大专任教师总量,到”十二五”末的生师比有明显下降;坚持教授为本科生上课制度,对连续两年不为本科生上课的,不再聘任教授职务,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
(二十四)加强教学团队建设。根据课程群建设和课程改革要求,整合教学力量,在教学基层组织(课程组)建设的基础上,遴选建设一批校级教学团队,建立和完善教学团队考核和激励制度,取得一批教育教学改革的标志性成果。通过校级教学团队建设,争取3-5个团队入选省级及以上教学团队,8-10人入选省级、国家级教学名师,8-10人入选省级教坛新秀。
(二十五)建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创新教师培训方式。完善教师和管理人员日常培训制度,构建教师间学习交流的机制和平台,着力提升教学管理人员职业素养与职业能力。建立青年教师助教制,加强对青年教师的指导和教学能力的培训;发挥我校长期坚持中德合作的基础与优势,定期选派骨干教师到德国合作院校专题进修教育教学方法,着力引进德国FH的教育教学的理念、方法和技能,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上开新路、作示范,并争取建成省级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八、健全教师聘任和教育教学质量评估制度,提高教学管理水平
(二十六)完善教师岗位聘任和考核机制。建立健全以“品德、能力、业绩”为导向的教师分类聘任和考核制度,实行教学科研工作等效评价,明确不同类型教师的岗位职责和任职条件,完善聘用、考核、晋升、奖惩办法,基础课教师重点考核教学任务、教学质量、教研成果和学术水平等情况,实验教学教师重点考核指导学生实验、教学设备研发、实验项目开发等情况;积极探索短、中、长期相结合,个人、团队相结合的多元化人才考核方式。学校在岗位聘任中设立教学特聘岗位,将教学业绩突出的教师聘任到校级教学特聘岗,从制度上引导教师潜心教育教学工作,着力提高教学质量。
(二十七)健全学校教育教学自我评估制度和运行机制。完善质量保障体系,健全教学质量监控制度,加强教学质量的宏观监控、专项监控和日常监控工作。每年开展学校本科教学状态数据统计分析和自评工作,争取在全省新建本科院校教学业绩考核中位于前列;每年组织开展二级教学部门教学工作年度检查和评价工作,结合学校教学业绩考核和政府绩效拨款,对二级部门教学业绩进行考核和奖励。
(二十八)进一步改进教师教学工作业绩考核体系,完善教学工作量核算办法,加大对优质教学的奖励力度,学校从绩效津贴中专门列支一定比例,用于对教学工作业绩突出的教师进行奖励;开展学年“优秀主讲教师”评选工作,重点表彰和奖励一批潜心教学、教学效果好、业绩突出的一线教师,并在教学研究项目、出国进修、职称晋升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
(二十九)不断提高教学管理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教学管理信息化水平,构建综合、高效、开放、共享的教学管理平台,实行学生注册、缴费、选课、成绩登录与查询等一站式服务;提高教学计划编制、学生选课、成绩与学籍管理、课堂教学信息反馈、教学管理流程、教学过程控制、教学质量监控等各项工作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建立顺畅的教师、学生与管理者的信息交流平台以及校内外专业建设、教学改革的交流平台;建立建全校院两级教学管理制度,进一步明确校院两级的责、权、利关系,规范和优化管理工作流程,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
二〇一二年五月三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