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站栏目

    教学能力提升

    当前位置 : 

    积极推动研究性教学 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

    发布单位 :            时间 : 2013-01-11     浏览量 : 
        
    推动研究性教学,还必须考虑到现代教学实践的制度化特征,着眼于教学制度的变革与重建。否则,研究性教学的根基不稳,其行难远。在新形势下,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强化为教学服务的意识,构建有利于推动研究性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现代教学管理制度和弹性灵活的教学运行机制。要整合课程资源,优化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新的教学计划,增强教学管理制度的弹性,完善学分制和选课制,改进包括允许参加多次考试或重修、转专业或转学等内容在内的学籍管理制度,赋予大学生更多自我选择、自我提高的广阔空间,调动大学生自主学习、奋发成才的积极性,充分体现个性化、人性化的教育理念。构建教师教学激励机制,尊重教师的个性风格与独创精神,保障教师的教学自主权,鼓励教师编著与锤炼精品教材和研制CAI课件,设立教学研究与改革基金,资助教学研究改革试验项目,完善教学成果奖励制度,充分激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在研究性教学中真正融为一体,对客观世界进行充满想象力的探索。与此同时,不少大学建立了直接负责组织大学生参与研究与创新活动的机构,如大连理工大学的大学生创新院等,设立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和大学生科研基金,吸收大学生做教师的科研助手,并对大学生自主科研项目给予资助。引入民主管理机制,吸收广大师生参与教学管理,不但可以直接、及时了解学生的需求和教师的建言,进一步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性,而且可以促进教学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的不断创新,为研究性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制度上的保障。

    联系我们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留和路318号(310023)

    电话:(监评中心)0571-85070129

              (教发中心)0571-85070245

    办公室:图书馆西209


    常用链接

    关注我们

    Copyright © 2021 浙江科技大学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中心、教师发展中心 浙ICP备05014576号 技术支持:亿校云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留和路318号(310023)
    电话:0571-85070230 / 0571-85070231
    Copyright © 2021 浙江科技大学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中心、教师发展中心
    浙ICP备05014576号 技术支持:亿校云